專注力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無法專心地做一件事情,或孩子在某一個任務中專注力很短,相信這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特別是近期由於疫情原因,很多學生需要在家中以遠程上課的方式進行教學,如何解決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就變得愈發迫在眉睫。
以下,是5個非常適合家長與小朋友一起做的趣味遊戲,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之餘,亦能夠透過遊戲增強親子關係:
1. 拿取物件流暢度

- 首先識別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活動 (例如:畫畫、橡皮泥、滾珠滑道等)
- 把玩具/活動拆件,然後,把所需的組件都放在桌面。
- 給予指令讓孩子拿取每件物件(例如:「拿彈珠」,「拿(紅色)滑道」等),直到他把桌面上的物件都拿給你,就能跟你一起享受喜歡的玩具/活動。
- 以流暢度制度進行,代表孩子需要在每個回合中迅速和正確地拿取物件,才能完成任務。
溫馨提示:
假如孩子在其中一個回合走神/或作自我刺激行為,所有物件將回到桌面,所有回合重新開始。對於一些還未能理解組件名稱的孩子,你可以以配對模式來進行此活動,例如:發指令時同時拿著要孩子那的組件的照片。
2. 尋寶遊戲(追蹤物件)

- 首先識別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活動 (例如:畫畫、橡皮泥、滾珠滑道等)
- 把玩具/活動拆件,然後,把所需的組件逐件在孩子面前收藏起來。
- 然後,每收藏一件組件後,讓孩子找出來。根據孩子的表現,你可以調整你藏東西的時間。
活動延伸:
你甚至也可以增加難度至把所有組件藏起來,再讓孩子尋找來進一步挑戰他的持續專注和記憶力。找到所有組件後,就可以和你一起進行遊戲。
3. 記憶遊戲

- 跟傳統記憶遊戲一樣進行。根據孩子的能力,你可以判斷記憶遊戲卡片之間的差別的精細度。
- 對剛開始階段的孩子,選擇他們熟悉的人物/物件圖片可以有幫助。例如:家人、喜歡的玩具、日常用品等。
活動延伸:
更進階的玩法可以包括更精細的圖片,例如同一人物在做不同動作(例如:媽媽刷牙、媽媽切菜)/不同人物做相同動作等(例如:媽媽睡覺、奶奶睡覺)。
4. 什麼不見了?

-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小遊戲。首先,在桌面放置三件物件,讓孩子逐個評論桌面上有那些物件。
- 然後,用一塊小白板蓋住所有物件,和孩子一起念咒語:「嘛哩嘛哩哄!」
- 念咒語期間,拿走其中一件東西,再拿走小白板,問孩子:「什麼不見了?」讓孩子回答,按需要,你可以拿出拿走的物件來和他檢討答案是否正確。
活動延伸:
根據孩子的表現,你可以增加物件的數量/拿走物件的數量。
5. 杯子遊戲

- 在桌面倒放三個杯子。
- 於孩子面前在其中一個杯子裡把強化物(可以是小零食/代表強化物的小圖片)藏起來,再讓孩子找出強化物。
- 當孩子明白遊戲玩法後,開始移動杯子的位置,再讓孩子尋找強化物。
活動延伸:
根據孩子的能力,你可以延長杯子移動的時間和增加杯子的數量。
以上是關於提升專注力的趣味遊戲。如欲了解更多深入詳細的教學短片,可訪問AP課堂(微信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