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和治療
每個孩子都應健康成長。患自閉症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同,也應有機會發掘自己的天賦潛能,盡可能地提升生活質素。
最有效的療法
自從「UCLA自閉症幼童計劃」於1987年刊登一篇研究結果,令社會逐漸意識到患自閉症兒童比想像中更具發展潛能。
在1987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Ivar Lovaas 教授與同事們進行一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19名接受ABA行為治療的兒童中,9人的智力提高至正常範圍,並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融入主流學校,與其他同齡兒童沒有分別。
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治療?
養育自閉症兒童或會面對不少問題,其中之一是為確診患有自閉候群症的兒童尋找合適的療法。
每年均有不少聲稱對治療自閉症患者有顯著功效的新療法、專業見解及建議、家長之間的口耳相傳,以及聲稱能治癒自閉症的藥物,但大部分都缺乏嚴謹的科學實證及測試以支持其聲稱的效用。
尋找治療時須考慮的重要問題:
- 治療計劃的原理及目的是甚麼?
- 支持該療法的科研文獻是否充足?
- 兒童及家庭須參與甚麼治療及事宜?
- 療程所需時間、治療的節數、時間及家庭須負擔的費用?
- 療法是否集中於一項技能或屬於全面療程?
- 療法會否對兒童造成傷害?
- 療法在發展上是否合適?
- 治療師有甚麼背景及培訓經驗?
- 治療師是否容許家庭參與?
- 是否有訂明評估程序及療程是否視乎每位兒童的情況而訂?
- 如何量度進度?
- 治療成效多久評估一次?
- 誰負責評估?
- 決定繼續或終止療程所採用的準則是甚麼?
- 該療法有甚麼科學研究證實有效?
- 治療失敗會對兒童和家庭造成甚麼影響?
- 療法如何融入兒童目前的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