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否患有自閉症?
儘管自閉症的患病率持續上升,但成因仍然不明。
病徵
隨著診斷評估的進步,大部份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可於三歲時確診,即使只有十二個月的嬰兒也可預早確診。
家長往往最先注意到小朋友的異常,發現他們於成長過程中與一般兒童有所不同。有些家長會留意到小朋友突然發展退步或對社交冷淡,亦有些家長會發現小朋友成長到某階段便停頓下來。

雖然每個兒童都有不同的自閉症病徵,但主要受影響的範圍包括:
- 語言及溝通缺陷
- 社交能力及社交互動障礙
- 認知及適應能力發展不良
- 有限、重覆及偏執的行為及興趣
隨著年齡增長,這些基本技能的缺陷令小朋友與一般同齡兒童的差距會逐漸擴大。病症成因未明,但證據顯示與生理及神經系統異常有關。
患有自閉症的兒童與一般兒童有著不同的學習模式,部分原因是他們欠缺吸收和處理基本資訊的能力。這些困難嚴重拖延他們發展語言、遊戲和社交技能,包括未能於注意及模仿同伴中學習。
如果您的孩子或身邊有孩子可能患有自閉症,立即踏出第一步,為他們提供額外支持及照顧,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及診斷,幫助孩子茁壯成長和發展潛能。
相關文章:

最近留意到在我們機構接受訓練的孩子都有一個通病:做功課時會眈天望地、心不在焉。他們會有這樣的表現,並不是因為功課的難度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以外,而是一般小朋友都會有的慣常狀況──覺得做功課很沉悶,總是提不起勁…… 歸根究柢,他們是欠缺做功課的動力。當然,做功課的道理人人都明白,但是,明白道理不代表能變為動力,更不能改變現況。正如我懷孕時知道應多做運動,但總是欠缺動力去實行計劃。 那麼應怎樣提升孩子做功課的動力? 首先,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心態,並控制自己的情緒。別以為孩子不懂得看大人的反應,他們其實經常觀察著我們,我們的情緒會對孩子做功課的感受有所影響的。我們越,孩子越不喜歡做功課。相反,我們越正面,便越有機會提升孩子做功課的動力。但請緊記,改變態度只是增加了機會,並不能即時改變實況。 家長要先有正面的態度,才可扭轉孩子不想做功課的狀態。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家長可自行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並作出微調以迎合孩子的個性: 營造一個適合做功課的環境 減少會令孩子分心的事物,例如:玩具、音樂、電視、其他孩子、食物或課外書籍; 建立先做功課,後玩耍的習慣 不容許孩子用任何藉口來推遲做功課,並且在孩子完成功課後才給予休息及玩耍的時間。例子:孩子被要求做功課時習慣推說再玩一會,家長可先給予口頭預告:「玩多1分鐘就做功課喇。」一分鐘過後,便告訴孩子要停止玩耍,並開始做功課,完成功課後才可繼續玩耍; 加強孩子的專注力 訓練孩子在特定時間內專注地做功課,即是做功課時不能停下來(停下來想解決方法除外)。當孩子表現出不專注時(停多於5秒),家長便應糾正孩子:「你無留心做功課。」然後重新計時。若孩子能夠在整個時段內專注地做功課,便讓他/她休息一會。做功課的時間要逐步遞加,以免令孩子感到力有不逮而放棄; 調節孩子每次的功課量 可把功課細分為幾節,完成一節後便可休息3至5分鐘。其後逐步的減少節數及增加每節數的功課量,讓孩子逐漸習慣完成功課後才可玩耍; 預留特別的玩具/活動 孩子在完成功課後才可以玩最喜歡的玩具 / 活動。 如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或學習上遇到其他更多挑戰,歡迎預約免費家長諮詢,共同尋找合適方案和訓練目標,幫助孩子成長! 立即預約

Autism Partnership香港正式加入The Council of Autism Service Providers (CASP)成為會員之一。 CASP位於美國,致力於提升自閉症治療服務與專業標準的業内權威組織。這次加入讓我們能與全球數百間備受認可的國際自閉症服務機構並肩合作,持續提供優質、具科學實證支持的治療服務,尤其在應用行為分析(ABA)領域。 作為CASP的一員,我們將秉承一貫的理念: 提供有效、量身定制的漸進式ABA治療方案 保持透明度,高品質服務與專業精神 以最新和具社會責任的方式幫助每一個家庭 加入CASP後,AP可享有: 全球最新的ABA資訊及指引 與國際專家及機構交流合作的機會 最新研究、推廣與政策資源,以支援家庭與專業人士 持續進修的機會,以確保我們的團隊保持行業領先 瀏覽 Council of Autism Service Providers | CASP 了解更多CASP資訊!

乍一看,Preston是一位洋溢著燦爛笑容的可愛男孩,關心著身邊的人——惟笑容背後傾注了Preston媽媽無比的勇氣和堅持。 在這段高低起跌的自閉症治療過程中,Preston媽媽從最初的恐懼、無助,憑藉愛和關懷,最終找到堅持的力量。 改變人生軌跡的診斷 和許多父母一樣,Preston媽媽在他1歲時就注意到了一些自閉症早期徵兆: 「我在他1歲時就察覺到異常,並懷疑他患有自閉症。直到4歲時,他才被確診。」 Preston直到4歲才被正式確診。他被確診之後,Preston媽媽的心情五味雜陳。 「他剛被確診時,我感到非常傷心和恐懼,同時也感到無比内疚。後來我明白,出現這些想法和情緒很正常,這是自閉症兒童家長必經的階段。」 但Preston的家庭沒有因此放棄,他們踏上了一段全新旅程,在不斷學習和互相支持中繼續前行。 飄洋過海尋找正確支援 Preston一家原居住于關島,當地的自閉症支援服務十分有限。Preston媽媽堅持為兒子尋找正確的治療,她開始在網上搜尋資訊,並最終找到了AP馬尼拉中心。 「最初,我對ABA的認識不多,只知道它是最具臨床實證支持的治療方法之一。瀏覽了網站内容後,AP是第一間引起我注意的機構。」 從發出第一封電郵到開始接受治療,中間的家長會議、家長培訓及持續的支持——一切都開展得很順利。 「他們僅用一節課就能為我們對Preston做出深入的分析,讓我們更加確信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語言能力之外的進步 自從在AP接受密集式ABA治療,Preston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Preston取得了我們意想不到的進步。第一次聽到他說“媽媽”和“爸爸”時,我們真的很有成就感。」 從依賴手勢、幾乎不會說話,Preston如今能開口說話、互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僅一個月治療後,他開始說 “媽媽”和“爸爸”這樣的詞彙。現在他能安坐,專注完成任務,會向別人問好,及簡單回應別人。」 如今的Preston媽媽不再感到恐懼,取而代之的,是每一天都能看到兒子取得進步的成就感——每一個新詞彙、每一個笑容,對她來說都意義非凡。 成為有力量的父母 有些家長會擔心自己在療程中的角色,但對 Preston 的媽媽來說,能夠參與是一件她非常樂見的事。 「我很高興能夠參與其中,也迫不及待學習。我喜歡治療團隊會細分並講解教學内容,確保我們了解每一個細節。」 在家長會議與持續支援的幫助下,她對Preston而言,不僅是一位母親,更是他學習過程中的支持者與老師。 「我學會了主動的重要性,懂得解讀兒子的反應,並運用能鼓勵他開口溝通的增強方式。」 給同路家長的建議 對剛得到診斷結果、感到不知所措的父母,Preston的媽媽真心想說: 「感到壓力很大是正常的——這並不代表你失敗了,而是代表你非常在乎。」 「雖然自閉症是一個會改變生活的診斷,但它並非不可跨越的障礙。多一點勇氣,也對自己多一點驕傲,因為我們的孩子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 那麼,作為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她最希望別人理解什麽呢? 「自閉症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我們的孩子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真心寄語 「這是Preston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原因。這個過程教會我關懷、耐心和堅持。」 對於正走在相似道路上的家庭,這樣的故事提醒我們:生活總有希望、有進步,更重要的是,有愛。 ——來自 Preston 媽媽的分享,Preston曾是Autism Partnership馬尼拉中心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