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部分,我們將討論如何幫助當被同伴搶走玩具時,態度表現得過分強硬和極端的孩子,他們可能會把玩具搶過來,對同伴作出攻擊性行為等等。孩子表現出這些行為可能是因為先前的經驗,通常「搶過來」對於獲得他們心儀的物件非常有效。此外,當出現不合他們心意的事情時,他們很容易感到沮喪,他們愈是沮喪,就愈難以表達自己或使用適當的方式獲取自己想要的物件。因此,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當孩子出現搶奪的行為時,不要讓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即使這麼做或會導致他們出現更嚴重的行為問題,但是父母當下態度要堅定。但是,就長期而言,更重要的是父母需要有積極處理的方法,預先教孩子在遭遇挫折時要如何處理,例如,教他們透過給出建議,以適當的方式有效地拿回物件,而不是去搶奪。 (有關提高受挫能力的課程及教學請參閱APSPARKS網上資源平台上的教學文章:如何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以下簡單的練習有助於孩子練習給出建議的技巧。 1) 「我們輪流吧,我先」 A) 示範說明 先由父母假扮孩子,然後示範目標語句。 B) 角色扮演 鼓勵孩子在角色扮演中練習,並使用目標語句。 C) 給予反饋 給予反饋及獎勵。讓孩子體驗使用目標語句帶來的好處。 D) 真實情景 當孩子能夠在角色扮演中更加流暢地使用目標語句後,讓他在真實情景中練習,並給予相應的反饋和獎勵。 注意事項: *孩子可能需要單獨練習輪候技巧 *剛開始練習時,選用並非孩子十分喜愛的玩具,這有助於他們成功掌握目標語言。之後可以通過使用他們非常喜愛的玩具來逐漸增加難度 2) 「你玩這個怎麼樣?」,同時拿另一個玩具給對方 A) 示範說明 先由父母假扮孩子,然後示範目標語句和給出物品的目標行為 。 B) 角色扮演 鼓勵孩子在角色扮演中練習,並使用目標語句和目標行為。 C) 給予反饋 給予反饋及獎勵。讓孩子體驗使用目標語句和目標行為帶來的好處。 D) 真實情景 孩子能夠在角色扮演中更加流暢地使用目標語句和展示目標行為後,讓他在真實情景中練習,並給予相應的反饋和獎勵。 注意事項: *剛開始練習時,將另一件玩具放在非常近的位置,然後逐漸移向較遠的位置 *在單獨的練習中,孩子可能需要先學會通過面部表情、特徵、年齡段等來了解同伴的喜好。漸漸地,孩子會知道選用對方很可能會接受的物品
自閉症兒童在與同伴玩耍時經常面對很多困難。很多時候,當我們的孩子被同伴搶走他們正在玩的玩具時,他們會不知道如何處理。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可能比較被動,不作任何反應;有的孩子可能會很急躁,繼而情緒爆發;部分孩子可能會用極端的方式取回玩具,例如把玩具搶過來,對同伴作出攻擊性行為。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講解當上述情況發生時,我們可如何幫助表現得較為被動的孩子。關鍵是有系統地培養他們的「敢言」技巧。 在真實有同伴的社交活動之前,家長可以先在家中開始練習,以下是一些簡單的做法: 1) 設置孩子有欲望的情境,教孩子做出選擇 例如,到達遊樂場後,詢問孩子「你想玩滑梯還是鞦韆?」 閱讀時間時,問孩子「你想看這本書嗎?」 2) 設置一個你會惹惱孩子的情境,教他表達自己的不滿 例如,當孩子在玩火車時,不時把他的手拉開,教他說「不要這樣!」 當孩子打開他的食物盒時,拿走他最喜歡的零食,教他說「這是我的!」 3) 設置一個你將惹惱孩子的情境,教他如何透過肢體動作來捍衛自己 例如,試著拿走他的食物盒,教他要把食物盒握緊 試著拿走他的平板電腦,教他可以用背部擋著 當孩子熟悉了作選擇,並能夠更穩定、一致地表達自己的不滿時,我們可以進一步在不同的地點,使用不同的材料及加入同伴,模擬物件被搶走的情況。舉例說,如果你一直跟孩子在家使用火車玩具練習敢言技巧,你可以把火車玩具帶到社交場合,先練習由成人搶走孩子的玩具,如果孩子能敢言,可以進一步練習由同伴搶走玩具。透過有系統的實踐,孩子會對這些社交情況有更好的認識,能更獨立地參與社交活動,減少成為受害者的機會。
我們相信,優質的AP教學法™(APM™)能幫助每一位自閉症人士發揮其最大潛能,讓他們變得更獨立,擁有更美滿的人生。
立即報名以獲取更多有關ABA及自閉症的資訊。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
港島中心
九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