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自閉症

我叫邁克爾·坦澤,今年26歲。我有棕色的頭髮,淡褐色的眼睛,像父母一樣戴眼鏡。我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我能寫及理解不同國家的語言,例如法文,日文,德文,西班牙文,韓文和印地語。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南方公園》,因為我發現這個節目甚至比《惡搞之家》和《辛普森一家》更有趣。《南方公園》是由我最喜歡的英雄特雷·帕克和馬特·斯通創作的。如果我是他們的編導,我會給創作主編和編劇一些想法。另外,我最喜歡的音樂類型是日本流行音樂,因為它比典型的美國音樂節奏快,更有活力。而我最喜歡的藝人有 SEKAI NO OWARI世界末日, 放浪兄弟, 陽光直人, 倖田來未, 米希亞, 嵐, SMAP和宇多田光(日本樂團及藝人)。2004年,當我讀七年級(初中)的時候,我透過宇多田光的音樂視頻第一次認識日本的流行音樂。說到日本流行音樂,我也是一個狂熱的動漫迷,喜歡 《妖怪手錶》,《寶可夢》和《鋼之鍊金術師》等。

自閉症譜系障礙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我相信你們可以知道的事情有很多。我認為這是一種福氣,我們很幸運與自閉症同行。自閉症讓一個人擁有他前所未有的能力。但是,你不能用「自閉症」作為藉口標籤我們,因為這樣對我們來說很沒禮貌,不公平,還有不正確。重點是,我在某些事情上很聰明,例如我不僅自學了不同的語言,而且打字速度也很快,同時我也自學如何閱讀。患有自閉症並不會讓人變得愚蠢,相反,它會讓你變得特別。你可能聽不懂我說的或寫的每一件事,但對我來說,我稱之為「邁克爾主義」(我自創的自閉症英語單字)。這書介紹了我如何說話和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

 

 

有些事情對我來說仍然很困難,比如理財和處理我的焦慮情緒。雖然很難,但我仍然努力學習如何處理這兩種問題。

很多人以為自閉症人士不喜歡交朋友,但這完全是誤解。我有很多朋友,有些同樣患有自閉症,有些沒有。我所有的朋友都和我有相同的興趣。曾經交朋友對我來說是有點困難的,但經過我家人及治療師團隊的支持,我收穫了幾段認識已久的深厚友誼。

很多自閉症人士沒有工作,我認為這需要改變。如果大家願意給自閉症人士一個機會,他們也有能力工作。甚至志願工作也能幫助像我一樣的人去獲得經驗,從而讓我更好地決定我以後想做什麼工作。

 

 

說回我自己,其實我也有一些願望:其一是與特雷·帕克和馬特·斯通會面,然後以製作顧問及制片人的身份參與《南方公園》的新一季創作。我的另一個願望是與SEKAI NO OWARI見面,因為他們創作的歌很好,而且他們在日本非常有人氣。我的第三個願望是與現任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會面。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信息是:自閉症患者可以非常獨立,並且有很多優點。

當談到殘疾人士,我的觀點是,患有自閉症這經驗不僅對我有幫助,它亦可以幫助其他人理解通過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來克服這種殘疾。另外,我們可以學習理解患有自閉症不是任何人的問題,但你應該樂於做自己,因為我知道我就是我!

原文: https://raisetheflagforautism.com/point-view-autism/

 


 

寫在文末:

邁克爾自三歲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原本不會講話,他的父母被告知他有50%的機會可以用語言表達。經過干預治療後,他入讀常規公立學校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隨後他熱心參與醫院的志願工作,以及參加日語夜校,現精通日語及日本文化。另外,他亦熱心於寫作,為《自閉症問題》雜誌寫了多篇文章,同時出版了自己的一本書《 MICHAELISM:關於自閉症的人生我的觀點》。

想瞭解更多邁克爾與眾不同的人生旅程及如何養成這積極樂觀的正向思維,現可以於Amazon亞馬遜線上購買他的第一本自傳《 MICHAELISM:關於自閉症的人生我的觀點》!於12月的「遠程國際峰會2020」中,我們亦邀請到他來分享更多最新近況,大家亦可於互動問答環節直接向他發問!

邁克爾出版的第一本書:《 MICHAELISM:關於自閉症的人生我的觀點》

 

 

立即購買

相關文章:

當大多數家長開始為孩子安排 ABA(應用行為分析)治療時,他們往往專注於眼前的問題——溝通、行為、獨立能力或入學準備。然而,還有另一個同樣重要、卻常被忽視的範疇:孩子未來長大成人後的生活。 英國政府於 2024 年發佈的《Buckland自閉症就業審查報告》(The Buckland Review of Autism Employment)揭示了一個令人憂心的情況:儘管多數自閉症成人希望工作,但只有三成實際受僱。 即使是大學畢業的自閉症人士,情況也不樂觀。他們在畢業後失業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且僅有 36% 能在15 個月內獲得全職工作。許多人最終從事低薪、短期或就業不足的職位。   這些數據不只是統計數字,而是一個警號——它們清楚地指出,早期且密集的治療是非常關鍵。 回望過去:原來關鍵就在這裡! 二十年前,高品質的 ABA治療並不普及。許多自閉症兒童獲得的支援有限,治療計劃缺乏一致性,有時甚至使用刻板或過時的教學方法。甚至有很多家庭根本無法獲得任何治療服務。 現今成人自閉症人士的情況正好反映出早期治療不足所帶來的影響。   在最關鍵的學習時期缺乏密集且定制化的治療使得許多自閉症人士沒有充分學習到獨立生活、自我照顧,及就業所需的基礎技能。 把握今天: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如今,我們對自閉症及治療的認識比以前更豐富,而且更重要的是,治療的方法也更先進。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密集式的 ABA 治療。Linstead 等人在2017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顯示:兒童每週接受越多 ABA 治療時數,在多個領域均有更顯著的進步:包括溝通與語言、社交互動、認知與執行、遊玩與日常生活技能,以及入學能力。 這些基礎技能正正就是孩子未來就學、就業與獨立生活所需要的關鍵。   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僅僅「做 ABA」是不夠的。治療密集度與品質會直接影響長遠成果。 為什麼高密集度的治療是很重要 高密集度的 ABA(通常為每週 20–40 小時)能提供更多練習核心技能的機會、更快速與穩固的學習、更充足的泛化訓練,以及更多元化的多範疇教學(語言、行為、社交技能等)。 而當ABA治療是以漸進式教學法實施時,它是靈活、定制化且有意義的。   治療的重點不在於填滿孩子的空閒時間,而是幫助他們建立能一生受用的技能。 專為患有自閉症或發展遲緩的幼兒家長而設的開放日, 結合專業講解與案例分享,幫助您掌握關鍵時期的育兒技巧 詳情及報名 對家長的建議 若我們希望改善這一代自閉症孩子的未來,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 不要滿足於低時數課程,或接受未經完整評估就建議最低時數的機構。請問自己: 這個課程的密集度是否足夠以推動實質進步? 這個課程是否由經驗豐富、受過良好訓練的專業人員領導? 這個課程能否不僅為入學做準備,更為孩子的一生做準備?   在 Autism Partnership,我們教學方法是建基於研究與數十年的臨床經驗之上。我們親眼見證了早期、高密集度、高品質的 […]

在考慮為自閉症兒童安排(應用行為分析)治療時,家長常會問:“我的孩子應該接受多少小時的治療?”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其答案可能帶來顯著差異。儘管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但數十年的研究顯示,治療的強度至關重要。 Linstead等人於2017年發表的一項重要研究,正是針對此問題進行探討。他們的研究結果為希望充分利用孩子課程的家庭提供了重要指引。 該研究探討了什麼? 這項研究評估了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治療強度與發展進步之間的關係。 研究對象的年齡分佈從18個月至12歲不等,他們在語言、認知能力、社會功能、適應行為、執行功能、學業表現、運動技能和遊戲能力等一系列核心技能領域,接受了不同強度的應用行為分析療法。 研究人員旨在探討治療時數是否實際影響孩子的進步程度。 研究結果為何? 答案是明確肯定的。 接受高強度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的兒童,在所有八個發展領域都取得了更顯著的進步。這個現象不僅適用於幼齡學童,也同樣體現在12歲以下的大齡兒童群體中。 數據顯示,僅接受少量ABA治療是不夠的。那些接受低強度治療的兒童,即使總療程時長相近,其進步幅度也明顯較小。 換言之,更高時數的優質治療能帶來更顯著的成效。 為什麼治療能見效? 如同掌握任何複雜技能, 無論是學習語言、培養運動能力還是建立社交自信, 重複練習與持續堅持是關鍵所在。 自閉症兒童通常需要更多練習、更多回饋,以及更多支援來學習並鞏固新技能。因此,密集式干預(通常定義為每週20至40小時)經常被推薦採用,尤其在治療初期階段。 雖然部分家庭可能因方便或費用傾向選擇低時數方案,但這項研究提醒我們:有限的治療時數即意味著有限的成效提升。 專為患有自閉症或發展遲緩的幼兒家長而設的開放日, 結合專業講解與案例分享,幫助您掌握關鍵時期的育兒技巧 詳情及報名 這對家長意味著什麼? 若您正在考慮應用行為分析(ABA)療法,以下幾個關鍵問題值得關注:我的孩子每週將接受多少小時治療?課程安排是否具備連貫性與完善結構?治療是否個人化,並專注於有意義的目標? 同時,要留意那些未進行完整評估就快速答應提供最低時數的機構, 這可能代表他們在治療標準上有所妥協,會影響孩子的進步。 在 Autism Partnership,我們理解時間的重要性,尤其在兒童早期階段。因此,我們建議採用由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提供高強度、高品質 ABA,並根據孩子的獨特特質與潛力調整治療計畫。 總結 應用行為分析(ABA)確實是一項有效的工具,但前提是必須以適當的強度與質量來執行。Linstead 等人的研究提供了明確指引: 當有優質的治療時,更高的治療時數能為關鍵發展領域帶來更顯著的成效。 如果您的孩子進展緩慢,或您不確定適合的治療強度,歡迎諮詢我們的團隊。我們致力於幫助您為孩子做出最明智、最有效的決策。 參考文獻 Linstead, E., Dixon, D., Hong, E., Burns, C., French, R., Novack, M. N., & Pritz, H. (2017). An Evaluation of the […]

到底不同的ABA(應用行為分析)教學方式是否有分別??最新研究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絕對有。   一項由Christine Milne 博士主導, Ronald Leaf 博士、Justin Leaf 博士、John McEachin 博士等合作,於2022年發表的研究中直接比較了兩種 ABA 教學法:傳統 ABA(Conventional ABA)與漸進式 ABA(Progressive ABA)。研究的目標是了解哪種教學法能讓自閉症兒童(在一個角色識別教學中)更有效地學習,而結果亦非常明確。 研究內容 研究對象是五名自閉症兒童,他們輪流接受傳統 ABA 與漸進式 ABA 的課程。這樣,研究人員可以直接比較每個孩子對不同教學法的反應。   研究團隊觀察了多項重要的學習與行為指標,包括:孩子學習新技能的速度、獨立且正確回應的次數、練習教學目標的頻率、治療師提示的頻率、使用的強化方式等等。 研究結果 漸進式 ABA 在不同範疇上明顯優於傳統 ABA:使用漸進式教學時,孩子學到的技能更多、能在較少提示下更獨立地做出正確反應。並且,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更投入、專注且積極。或許最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式對孩子和治療師來說都帶來更愉快的互動。   漸進式 ABA在不同範疇上的優勢是非常顯著的、且在所有研究對象上反映了出來。 為什麼漸進式 ABA 更有效? 關鍵在於教學方式。 傳統 ABA 往往遵循嚴格的程序和重複練習。這種結構化雖然有其優點,但往往欠缺了靈活性與有意義的互動。   漸進式 ABA 則著重於治療師即時調整教學方法,對孩子的細微行為及互動作出反應,運用多種教學策略,而不僅僅單一流程,讓學習更自然、互動且愉快。這意味著孩子是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遵從。 這項研究對家長有什麼意義? 作為一位臨床課程監督,這項研究證實了我多年所觀察到的情況:在ABA 中,教學的方法跟教學的目標同樣重要。   家長在尋找ABA 課程時,不應只看「標準ABA」的指標,而是應尋找一個使用漸進式教學法、配有持續且高質的員工培訓、強調臨床判斷與靈活性、專注於建立有意義的技能和長期改變的ABA課程。為什麼呢?因為當使用有效、漸進式的教學法時,ABA不僅僅是一個治療課程,更可以帶來長遠的改變及進步。 專為患有自閉症或發展遲緩的幼兒家長而設的開放日, 結合專業講解與案例分享,幫助您掌握關鍵時期的育兒技巧 詳情及報名 參考文獻 […]

Please share to let more people learn about ASD and ABA therapy:

多謝支持!

已成功遞交表格

感謝聯絡

所收集之個人資料將會絕對保密,我們會盡快聯絡你。謝謝。

Thank You!

The form was submitted successfully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