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行為問題

家長們往往難以避免對孩子進行比較。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尤為如此,他們常常會向老師詢問,為何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接受了相同的治療,卻未能取得同等程度的進步。儘管我們完全能夠理解家長們的這種心情,但我們仍然強烈建議家長們避免進行比較。因為每個自閉症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他們的課程安排、治療方法以及進步速度自然也會各不相同。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冷靜地進行反思: 為什麼自閉症兒童進步很慢? 自閉症治療是一趟漫長的旅程,通常需要3到5年,甚至更久。治療師和家長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來充分發掘孩子的潛力,幫助他們縮小與同齡小孩的差距。但自閉症兒童的進步不是線性的,它通常是向前邁出幾步,然後倒退一步。這種反復常令自閉症兒童的家長感到受挫。 儘管這樣有違常理,但某種倒退往往表明我們正走在正確的軌道上:這意味著自閉症兒童正進入更有挑戰性的技能領域,這些技巧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掌握。有時我們會發現自閉症小孩的基本技能掌握不足,這也需要回溯才能更全面地解決。 如果真的進步緩慢,家長要怎麼辦? 面對孩子治療進度停滯不前或退步,家長需仔細分析情況,並對治療策略做出必要的調整。 1. 檢視影響進度的因素 治療時數與強度: 確保孩子有足夠的治療時間和專業的顧問。 治療方法: 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並隨著孩子的進步適時調整。 治療的一致性: 保持治療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避免頻繁更換治療策略。 家長參與度: 家長應積極參與自閉症治療的過程,與專業人士密切合作。 課程針對性: 課程應針對拓展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方法,而不僅僅是教授具體技能。 其他因素: 關注孩子是否有其他生理狀況影響發展,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建議。 2. 觀察自閉症孩子的表現 學習動機: 留意孩子的外在、社交及內在學習動機是否充足,是否能夠通過回饋或觀察來學習。 行為問題:觀察孩子是否經常出現滋擾性行為問題,如發脾氣、不服從、以及過多的刻板重複行為等。 學習技巧:檢查孩子是否在不同環境下都能表現出一致的學習技巧,如冷靜、主動、努力學習等。 3. 區分倒退與停滯不前 當孩子表現退步時,家長需仔細分析原因。如果是因為正學習的課程比以前更複雜和困難,那麼這通常是正常的;但如果是因為孩子的動機和學習方法沒有好好維持,那麼就需要及時調整治療策略。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培養學習動機,強化有效的學習行為,將訓練任務分拆為較小的步驟,並提供適當的支援,確保課程有趣又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 總括而言,面對自閉症孩子的進步緩慢,家長應保持耐心和信心,仔細分析情況,與自閉症治療團隊密切合作,共同為自閉症兒童制定合適的治療策略。 保持耐心,循序漸進 自閉症治療旅程的另一部分是,仔細選擇要突破的技能領域。我們理解大多數父母主要關心語言發展。我們的目標和父母的目標一樣,都是讓孩子學會充分溝通,變得健談;但請記住,自閉症兒童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發展之前,孩子有很多核心技能需要掌握。 首先,我們必須解決干擾學習、可能阻礙有意義進步的行為,例如刻板行為、情緒崩潰和缺乏合作。一旦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便可轉向 「學習如何學習」的技能培養,例如孩子首先要學會如何保持冷靜、專注、主動、努力學習,並對回饋做出反應。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學習如何學習」的技能,孩子們幾乎不可能成為獨立的學習者。缺乏學習動機及「學習如何學習」技能的自閉症兒童,即使經過密集式治療,也沒有足夠條件成功學習其他一切學習的技能。通過針對性地「學習如何學習」技能,我們不僅讓自閉症兒童成為更有效的學習者,還能夠讓他們成為更高效的學習者,無需明確教授即可發展新技能。因此父母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面對這段旅程。 在Autism Partnership (AP)機構,我們應用獨特的治療方法——AP教學法(Autism Partnership Method,APM™)。AP教學法™是一種漸進式應用行為分析模型,也是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高品質治療訓練方法。 瞭解更多關於APM™的資訊

家長的疑問: 每次帶我家兒子去理髮店或我們自己幫他理髮,就像一場戰爭,他每次都哭天喊地的。所以想請幫忙,有什麼方法才能克服恐懼,謝謝! 有家長提問有關為孩子剪頭髮的問題。其實,這是一個我們經常在家長面談中聽到的問題。很多家長告訴我們要為患有自閉症孩子剪頭髮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他們可能會大發脾氣或大叫,或不願意坐在椅子上剪頭髮等。因此,我會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程序,來幫助孩子乖乖地剪頭髮。 Autism Partnership 的董事-Toby Mountjoy先生會在短片內詳細分析其原因及教學方式,為孩子建立正確的行為。  

家長的疑問: 我的兒子今年4歲。他有困難等待任何東西,每次叫他等一下,他就是不能等。當他未能馬上得到他要求的東西時,他隨即便會大發脾氣、尖叫。真的感到非常困擾,有方法改善嗎? 教導孩子等待的技巧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但同時,也是一個挺困難的技巧。很多幼兒,甚至是正常發展的孩子,也會有等待的問題。要他們抵受誘惑,忍耐未能馬上得到這些好玩的東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部分成年人也一樣! Autism Partnership 的亞太區執行聯席董事-Toby Mountjoy先生會在短片內詳細分析其原因及教學方式,為孩子建立正確的行為。  

很多家長經常問我怎樣有效地改變子女的問題行為。其實改變行為是不容易的事,試想想:你曾否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保持良好習慣?希望每天早睡早起,飲食定時,吃得健康,每天做30分鐘運動,每星期探望父母兩次,儲蓄等等。深知這些行為的好處,卻每每受不了當前的各種誘惑,例如晚上會和朋友玩至凌晨,吃零食飲啤酒,寧願回家休息也不到父母家探望他們,購買昂貴的衣服及傢俱等等。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一點也不容易,何況是別人的?要改變自己疼愛的子女行為,更加要面對很多心理包袱:當小朋友不能達到目的而表現得很苦腦時,父母可能會覺得心痛而不能堅持! 我們的自主行為皆是有原因及目的,行為能夠達到某些功能才會持續。小朋友不合作或不服從,就是因為行為得到不同的回報而持續,例如在商場內哭泣或表現得很低落,以令父母為他們買玩具、向父母投訴抱怨、討價還價來逃避或拖延家務及功課、頑皮搗蛋來吸引別人的注視、或扮超人怪獸來娛樂自己。當父母意識到問題行為的嚴重性時,行為可能已經變為一個習慣:一個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回報,就像條件反射的一個習慣。 要管理這些被各種回報強化的問題行為,首要是教育小朋友用恰當的社交行為達到目的。有效的教育應於小朋友心平氣和,願意學習的時間進行。若然行為問題發生時,我們才大條道理,期望小朋友學習,情況可能等於叫一個已經喝酒至酩酊大醉的酒徒戒酒一樣,結果只是對牛彈琴,甚至令人更加煩燥,影響彼此感情。 很多家長以為當小朋友出現行為問題時,即時滿足他們的目的及需要,是最佳的解決方法。因為他們錯誤以為這樣可以讓小朋友開心及安寧,家長亦會因為能即時解決問題而感覺良好!但是,這些方法其實是後患無窮,你往後的日子將會永無寧日。要即時處理行為問題,我們應了解行為的功能,因為功能等於回報,確立功能便可以確保小朋友的行為問題得到最少的回報。常用的有效處理方法包括即時拿走他們正在享受的玩意或別人的注視。如小朋友平時大部分時間服從聽話,則可嘗試平靜地指示他們停止滋擾行為,或叫他們做別的活動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非必要時才動手制止。 即時處理行為問題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並且了解環境的限制及自己的能力。因為當小朋友希望透過問題行為而獲得回報,但被家長拒絕,大多會以更激烈的方法及行為測試你的底線,如果我們於過程中放棄,更差的行為就會被強化!相反,只要我們持之以恆,並了解這些反應是小朋友必經的學習過程,家長及小孩皆會學懂及享受長期持續的收成!

多謝支持!

已成功遞交表格

感謝聯絡

所收集之個人資料將會絕對保密,我們會盡快聯絡你。謝謝。

Thank You!

The form was submitted successfully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