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一些類似的經驗:孩子不小心弄傷流血了,家長才剛幫他們貼上了膠布(創可貼),不到2秒鐘又被撕下來了,無論如何游說,孩子都不肯把膠布(創可貼)貼上。孩子似乎十分抗拒身上被放上東西,如家長堅持要貼上,孩子會大發脾氣。

家長可以跟孩子練習以下的小活動
先選上孩子比較輕鬆的時候,如他在聽兒歌或在吃零食時,把貼紙貼在衣服上數秒,然後再拿下,當孩子能保持冷靜,誇獎他及給予強化。
連續幾次練習都能冷靜,就可逐漸把難度增加,把時間拉長及由貼上衣服上轉到貼在皮膚上,也從貼紙轉回膠布(創可貼)。
經過有系統及結構化的練習,孩子對身上被貼上東西的忍耐力會越被提高,久而久之,身上被放上東西及輕鬆的感覺也會連結起來。
小貼示:
• 練習初期可讓孩子選自己喜愛的小貼紙,以增加參與練習的動機
• 家長應選大家都比較輕鬆的時間做訓練,避免只在緊張關頭作一次性的練習
• 應經常改變放在身上的東西,可以是帽、圍裙、外套、主題公園的入場證等

家長可以跟孩子練習以下的小活動
- 先選上孩子比較輕鬆的時候,如他在聽兒歌或在吃零食時,把貼紙貼在衣服上數秒,然後再拿下,當孩子能保持冷靜,誇獎他及給予強化。
- 連續幾次練習都能冷靜,就可逐漸把難度增加,把時間拉長及由貼上衣服上轉到貼在皮膚上,也從貼紙轉回膠布(創可貼)。
- 經過有系統及結構化的練習,孩子對身上被貼上東西的忍耐力會越被提高,久而久之,身上被放上東西及輕鬆的感覺也會連結起來。
小貼示:
- 練習初期可讓孩子選自己喜愛的小貼紙,以增加參與練習的動機
- 家長應選大家都比較輕鬆的時間做訓練,避免只在緊張關頭作一次性的練習
- 應經常改變放在身上的東西,可以是帽、圍裙、外套、主題公園的入場證等
膠布(創可貼)只是例子之一,若孩子拒絕刷牙或有挑食問題等,我們也可應用同樣的原則,先清楚分析孩子固執行為的原因,例如,他拒絕刷牙可能是因為他討厭嘴裏有東西或者水黏在下巴上的感覺,又或者是因為他不喜歡牙膏的味道。找出原因後,透過有系統地調節任務的困難度,及提供充足的練習機會,提高孩子對這些事物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