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ut_admin_cl

家長的疑問: 孩子最近幹什麼都要跟家長說一下,如:我要喝水呢?回應他就喝,不回應就跑到你跟前一直問到回應才喝,吃飯時,我要吃什麼什麼,回應後吃,吃完後又說我要吃什麼什麼。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問?又應該如何改善糾正呢? Autism Partnership 的亞太區執行聯席董事-Toby Mountjoy先生會在短片內詳細分析其原因及教學方式,為孩子建立正確的行為。  

嬰幼兒在18個月大時便可診斷出自閉症譜係障礙。研究顯示,已有充分的實證表明應用行為分析(ABA)有助於處理自閉症兒童的一系列問題行為,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和自我刺激等等。 Howard等人在2005年進行了一項研究,將參與研究的自閉症兒童分為三組三種不同療法,,藉此來比較不同療法的有效性,所有孩子均在4歲之前開始接受14個月的治療。結果顯示,與另外兩個小組相比,每週平均接受30個小時密集行為分析干預的孩子進步最大,這一點體現在所有的技巧領域,包括認知技巧、非語言技巧、溝通技巧和社交技巧等等。這是一項重大的研究發現,證實了治療的時數和類型都會極大地影響治療效果。 若治療的強度是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那麼孩子越早開始接受治療,可確保的治療強度就越高(就每週治療時數和治療時長而言)。從實際情況上說,年紀較小的孩子通常不用負擔學校課業、課外活動,也不用被要求分擔家務雜活,因此有更多的閒暇時間。 許多家長可能會問,「孩子年紀還小時,難道不應該在空閒的時候去玩耍而不是去治療?」。然而,自閉症人群的一個核心症狀為缺乏適當的遊戲技巧,並且經常表現出重複性和刻板的行為。一般發展的兒童可以通過觀察和模仿等學習各種技巧,然而這點在患有自閉症的兒童身上卻難以實現。他們需要專業的幫助才能在自然的遊戲環境中學習。 毫無疑問,年紀尚小時患有自閉症的兒童與他們一般發展的同伴之間技巧差距較小。若能儘早開始有效的密集干預,那麼就會有更大的機會縮小差距。為改善孩子將來的生活質素打下基礎。 俗話說,孩子的大腦就像海綿。成人們發現小孩子總能更快更有效地汲取新信息,學習新事物。想想自己如何學習一門新的外語,比如日語,亦或是學習如何彈奏樂器。與成人相比,孩子的學習速度和效率都更勝一籌。因此,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能從小為他們提供最好的資源,讓孩子最大化地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力。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對家長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剛接獲診斷結果時。早期干預能為家長帶來積極的影響。專業的服務機構瞭解家長所處的困境,因此會更主動地與家長互動,告知他們孩子的有關情況,從情感上予以支持。適當的家長培訓能夠減少他們的無助感,教會他們如何更有技巧地與孩子互動。毋庸置疑,孩子的進步是緩解父母苦痛的良藥。 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擔心孩子的發展,請儘早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干預越早越有效,可以改變孩子的發展軌道。

  在現今資訊流動的社會,家長們很容易接收到不同的訊息。可是,這些訊息往往是未經證實甚至是錯誤的。家長若相信了錯誤的訊息,很容易會導致錯誤的選擇而延誤治療,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是一生的。在與不同家長進行一對一咨詢的時候,我常常會聽到家長們以下一些錯誤的觀點和想法,希望與大家分享,避免家長們在選擇和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走彎路:   你的孩子還小,長大自然會改善的。 很多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他們在幼年時已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徵狀, 但礙於對自閉症的認識有限,家長往往未能及時察覺,就算察覺到,也可能因為孩子的年紀還小,以為他們長大後會慢慢改善,以致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若孩子真的患有自閉症的話,問題只會隨著他年紀長大而越來越多和明顯。因此,若家長有懷疑,應帶孩子到專業人士作評估,而不是自己猜測。   我小時候也是三歲才開始說話。  孩子上學後自然會說話。  若孩子純粹是言語遲緩,那麼這個說法可能是對的。可是,若孩子也表現出其他行為徵狀,例如對其他人的觀察能力低、興趣狹窄、常表現固執行為,那麼父母便要盡快找專業人仕去觀察孩子進行評估,以免錯過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   你孩子不像是自閉症呢,不用太緊張。  只是性格問題吧! 不用擔心!  患有自閉症的小孩是不能從外表分辨出來的。很多家長,尤其是母親,往往最先觀察到孩子的問題而準確性是很高的。可是礙於對自閉症沒有足夠的認識,以及作為家長,很自然地主觀傾向相信孩子沒有問題,便會相信這些話而延誤治療。家長若有疑慮,應該找專業人士評估, 而不是自己猜測或隨便聽信非專業人士的意見。   同治療方式都有其優點和缺處,家長不應該讓孩子接受單一治療,應該讓孩子進行混合治療。  早於1987年已有研究指出,只進行ABA密集式治療比混合其他治療方法有效。2005年亦有另一項研究指出,相比同時間進行不同療法,於同時間進行單一療法會較為有效。事實上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不同治療會用不同角度或方法去教導孩子。例如教小孩表達要求為例,我們AP著重教授孩子說出想要物件名稱,其他治療機構可能會教小孩伸手說 “要”,或拍自己來表達想要。若治療的方法不一致,往往會令孩子感到混亂及無所適從。   密集治療對孩子來說太疲累太辛苦。  治療的密集程度,是取決於孩子的年紀和程度。若孩子的能力偏低,年齡較大,我們要求的密集程度也較高。我們强調的是有效的治療,目標是在最短時間內把孩子和同齡小孩的差距盡量收窄。以我們的經驗,早至兩歲多的孩子已可以在短時間內適應每天五至六小時的ABA課堂了。在課堂中,孩子並非整天坐著做任務,顧問和導師會設計大量遊戲學習,以不同的活動來平衡課堂。   讓孩子在主流學校上學,可讓他和其他孩子接觸,增加社交機會,社交能力自然會提升。  一般普通孩子隨著年紀增長,在上學之前,便已建立了一些基本能力,讓他們可以在一般社交環境中學習。他們一般對別人的興趣和觀察度高、懂得從自然觀察中學習、學習和社交動機也高,因此,一般孩子可以在學校中不斷學習和進步。可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往往學習和社交動機也低,加上他們的專注能力弱,對身邊的人和事的專注能力也不高。在這些不良條件下,主觀地認為孩子會在主流學校學習或提升社交技巧往往只是一相情願的想法。

Puneeth3歲3個月大時在AP新加坡接受ABA訓練。Puneeth剛到AP新加坡中心時,他專注力不足、容易分心,不能長時間安坐,影響學習成效。社交方面則欠缺眼神接觸,很少與人說話,普遍是自言自語或以手勢與人溝通。 由於Puneeth不善溝通,不能表達需求,他因此經常無法取得想要的物品。當Puneeth的玩具被拿走,或要求遭到拒絕時,他便會大發脾氣、哭泣、尖叫,甚至出現撞頭等傷害自己的行為,令父母非常擔憂。 觀看以下影片,了解訓練如何協助Puneeth邁向目標。 干預前 vs. 已接受8個月 ABA 治療的表現 https://youtu.be/ByFV_Bp1BeA 加強孩子獨立遊戲的能力(第1部分):事前準備及環境設置 https://youtu.be/x71SF0icE0o 加強孩子獨立遊戲的能力(第2部分):方法 https://youtu.be/J4uEOnPWl2g 溝通能力:讓患自閉症孩子學懂表達需求 https://youtu.be/0frVuHgusHg 溝通能力:怎樣才能鼓勵患自閉症孩子應名? https://youtu.be/MtwzmVmR2-Q 披露聲明 Puneeth的媽媽受訪於新加坡Autism Partnership,藉此希望提升大眾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認識和早期干預的重要性。Puneeth是新加坡Autism Partnership的舊學生。

Jamie從2歲零10個月大(2020年1月)開始在AP新加坡中心接受全天的密集式ABA訓練。 在接受ABA干預之前,Jamie的父母表示儘管Jamie會一些詞彙,但他很少用語言交流。Jamie一般只會抓住他們的手臂或者帶他們去看他想要的東西,很少有眼神交流。雖然Jamie通常能夠聽父母的話,但他每天都會哭鬧和情緒爆發,尤其是當他的要求被拒絕的時候。這是Jamie父母擔心的問題。Jamie只喜歡和他的哥哥和父母玩,而不喜歡和他的妹妹和同齡人玩。當他們走近Jamie時,他經常會把他們推開並尖叫。 干預前 https://youtu.be/vuJzxBEydYk 訓練進度:第1-2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BeOlU08JU&list=PL_iN6IEjVDZolkaAAH27be-ekcisRdOV9&index=4&t=0s 訓練進度:第4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wMpcv0SDs&list=PL_iN6IEjVDZolkaAAH27be-ekcisRdOV9&index=5&t=0s 訓練進度:第8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hzD0uaADE0&list=PL_iN6IEjVDZolkaAAH27be-ekcisRdOV9&index=6&t=0s 訓練進度:第3個月(上) https://youtu.be/iy-E-JPo0zk 訓練進度:第3個月(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i-EVkW2e-I&list=PL_iN6IEjVDZolkaAAH27be-ekcisRdOV9&index=6 訓練進度:第4-5個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kV_TDPKAw&list=PL_iN6IEjVDZolkaAAH27be-ekcisRdOV9&index=8 訓練進度:第7個月(上) https://youtu.be/s0YyPH1di8E 訓練進度:第7個月(中) https://youtu.be/shd38w0oFA8 訓練進度:第7個月(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aFPkKkUHw 訓練進度:第8個月(上) https://youtu.be/GC9meJJgR1I 訓練進度:第8個月(下) https://youtu.be/BYjZ1pm40Tg 訓練進度:第9個月(上) https://youtu.be/j9jaIobARGc 訓練進度:第9個月(下) https://youtu.be/pNBGgkE3H44 訓練進度:第10個月(上) https://youtu.be/KLfwVzxvaRI 訓練進度:第10個月(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DiLpixnRw 12個月的ABA訓練回顧與更新 https://youtu.be/L6FNHAq2bBg 2年ABA訓練進度:社交與玩樂 https://youtu.be/O0Zb7NXqgXg 披露聲明 Jamie的父母受訪於新加坡Autism Partnership,藉此希望提升大眾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認識和早期干預的重要性。Jamie是新加坡Autism Partnership的舊學生。

在Lucas約兩歲的時候,爸爸媽媽發現他的語言能力比同齡孩子弱,也很少與其他人溝通。剛開始以為Lucas是發展遲緩,但待他慢慢長大,卻出現其他嚴重的問題行為,最終在2歲7個月大確診患有自閉症。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面對著很多困難,未能為孩子提供正確的幫助,只好尋求專業團隊的幫助。   家長的故事│Lucas爸爸:遇到問題尋求專業協助,這樣對孩子是最好的 https://youtu.be/ykce7Ii8ffk 兩歲多自閉兒童Lucas欠耐性拒服從,撞頭宣洩情緒及博取關注 https://youtu.be/9CMDFJ0grFchttps://youtu.be/Dv4YoGW7TD8 課程1 – 服從性 https://youtu.be/zkKQmtrFSQI 課程2 – 等待 家長分享:對症下藥才有用! 我們學會糾正偏差行為的正確方法 https://youtu.be/oFqp9Y11auY 披露聲明 Lucas的父母受訪於香港Autism Partnership,藉此希望提升大眾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認識和早期干預的重要性。Lucas是香港Autism Partnership的舊學生。

Matteo現在五歲兩個月大。在Matteo七個月大的時候,Matteo的媽媽就發現他有點不一樣。她表示,Matteo的行為問題在成長過程中不停地改變。現在他的行為問題包括無法等待和上課時坐不住。看到Matteo跟同輩的語言發展和社交能力的差距,使媽媽更加擔心Matteo的將來。 APM教育推廣項目 – 家長分享 注意力維持和語言溝通困難 https://youtu.be/tnAPrl6sGnghttps://youtu.be/e9TT_VpOivw 課程1 – 注意力 課程2 – 語言 Matteo的家長分享:Matteo在回應、專注力和言語能力的進步 披露聲明 Matteo的父母受訪於香港Autism Partnership,藉此希望提升大眾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認識和早期干預的重要性。Matteo是香港Autism Partnership的舊學生。

五個香港自閉症家庭,五個孩子,五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和困難 自閉症譜系兒童的家長所承受的壓力往往比一般家長為高。要照顧孩子的特殊需求使日常育兒任務更具挑戰性。這些日常挑戰影響著家庭對特殊兒童的照顧、父母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家庭成員的需求能否獲得滿足。 在會見這40個香港家庭的過程中,我們看到自閉症對其家庭產生巨大影響。從最初孩子確診自閉症時家長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到處理孩子行為問題所帶來的日常壓力,以及尋找治療方案的經濟壓力,自閉症對家庭的影響是多元的。 每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都是獨特的 自閉症是一個“譜系”,意味著同一症狀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嚴重性。一個自閉症患者可能在一些領域中有一組輕微的症狀,而另一個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症狀和嚴重程度。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行為」,例如是發脾氣,自我刺激,如廁訓練有困難,吃飯問題和不聽從指令等。這些行為往往給家長帶來挑戰和困擾,並會阻礙孩子充分發揮潛能。 我們今天與大家分享的五個家庭有各自的故事和挑戰。他們的孩子都在兩歲時確診有自閉症,然而,他們面對著截然不同的挑戰。這三組家長都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在處理孩子的挑戰性行為時很吃力,希望能獲得專業的幫助和支援。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五個家庭。 2歲7個月大的Philus是一個健談的小男孩,在2歲時確診有自閉症。 Philus有不錯的口頭語言能力,但他在聽從指令和回應方面有很大的困難。Philus媽媽表示,跟他外出時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因為他很容易分心,會被很多東西吸引。一段步行5分鐘就到的路程,他們要花上30分鐘。 APM教育推廣項目 – 家長分享 https://youtu.be/2g-Pz-iWtGc AP在3天的訓練中,與Philus進行的課程 https://youtu.be/PD6NU616wmUhttps://youtu.be/ewD1dMvJgawhttps://youtu.be/KRl8CcZObLs 課程1 – 在社區裡/街上走路時跟著大人 課程2 – 在家裡和社區裡等待 https://youtu.be/G5nI1JKJBHMhttps://youtu.be/eCAt9L8j9SQ 課程3 – 建立自閉症兒童對遊戲暫停的耐受力和回應簡單口頭指令 課程4 – 在課堂上聽從老師的指令 https://youtu.be/XsZsA0xFG_Y 披露聲明 Philus的父母受訪於香港Autism Partnership,藉此希望提升大眾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認識和早期干預的重要性。Philus是香港Autism Partnership的舊學生。 浩浩現在2歲4個月大,在2歲時確診有自閉症。浩浩是一個極其偏食的小朋友,對很多食物都非常抗拒。浩浩媽媽很擔心他吃飯時的行為問題,要他有健康的飲食尤其困難。在浩浩2歲時,她也注意到了他的退步。浩浩不會說話,他會的發音也很有限。 APM教育推廣項目 – 家長分享 https://youtu.be/f9ntXLRi0Jo AP在5天的訓練中,與浩浩進行的課程 https://youtu.be/eYZ_0rrZnVchttps://youtu.be/nks_0jdUyIIhttps://youtu.be/7awvrIfCWtE 課程1 – 飲食習慣 課程2 – 語言 https://youtu.be/aaMaYuZ9vxo 披露聲明 浩浩媽媽受訪於香港Autism Partnership,藉此希望提升大眾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認識和早期干預的重要性。浩浩是香港Autism Partnership的舊學生。 朗朗現在2歲11個月大,在2歲時確診有自閉症。朗朗的父母表示,他的眼神交流很差,在聽從指令方面有困難,無法保持專注。學校的老師也反映,朗朗上課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經常分心,也會離開座位。朗朗的爸爸媽媽非常擔心他在學校不能有效地學習。 APM教育推廣項目 – […]

多謝支持!

已成功遞交表格

感謝聯絡

所收集之個人資料將會絕對保密,我們會盡快聯絡你。謝謝。

Thank You!

The form was submitted successfully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