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嘟。請小心車門⋯⋯」這是我其中一名學生家長每天面對的挑戰,她的兒子熱愛港鐵,無論在家中玩耍、吃飯、洗澡或在走路、在學校、在巴士上都重複上述廣播,有時的確讓人覺得其很可愛,但有時卻讓媽媽覺得尷尬。
自言自語是自閉症小朋友很普遍的表現,有些只有令人不明所以的發音;有些則有具體內容,但往往在不適當的場景下重覆。大多情況他們都似乎會越做越開心,甚至專注得不理周遭的事物,讓他們白白錯失很多學習及建立良好社交關係的機會。當小朋友專注於自言自語時,家長大多會軟硬兼施,一方面嚴厲的叫停小朋友,一方面耐性解釋如「這樣會影響其他人呀」,「會令人不喜歡呀」,「要在那裡才可説的」之類,家長期望小朋友可明箇中道理,重中學習,避免再犯;有時則拿出小朋友心愛的玩具糖果等嘗試分散其注意力。大人叫停,小朋友大多會停止,可是很多时候又很快故態復萌,甚至幾秒後又再重複同一説話,這往往讓人覺得十分氣餒。
要更有效改善小朋友自言自語的情況,就要先了解其原因,這大概可從何時發生來推斷出來。一般有兩大原因。
- 第一,小朋友無所事事,覺得無聊或不感興趣的時候,他們用自言自語的方法來自娛,就像一般人悶的時候可能會把玩頭髮、loop facebook一樣。只是我們的小朋友大多興趣比較狹窄,專注力較弱,變相無聊的時間較多。家長可能會有疑問「不對呀,他身旁已經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又有很多小朋友和他玩呀」,但只要細心看,你會發現小朋友已經沒有注視玩具或其他人,早已失去了興趣,覺得無聊。有時小朋友甚至用自言自語的方式來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讓其他人來娛樂自己,因以前曾經得到過父母耐心解釋甚至得到心愛玩具等。
- 第二,則是小朋友出現特別不安的情緒時,例如生氣、緊張、驚慌和氣餒時。他們用自言自語的方式來舒緩自已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情好轉。
針對第一類情況,重點是要減少其空閑時間,當然不是一味的與他玩耍或說話,更加要教導其有意義的運用自己的無聊時間。
- 在家中,可以教導其玩不同玩具的技巧,可以是個人活動,例如Lego、砌圖、畫畫及勞作等,也可是家庭桌上遊戲如Jenga、蛇棋和飛行棋等。
- 家長也可培養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教導其負責家中的簡單家務,例如收拾玩具、放好餐具、把衣物放進洗衣籃等。當然,更事半功倍的就是先從小朋友有興趣的事物上着手,例如喜歡排列的小朋友大多會喜歡收拾書本回書架;喜歡玩水的小朋友,會喜歡把用完碗碟放進星盤中。
- 在街上,可以教導小朋友留意觀察其他人,學習不同人物、地方、物件的名詞和動詞。
- 在學校,可鼓勵小朋友做老師小幫手,負責派簿、點名、擦黑板的小責任;更應教導與同學相處的社交技巧,如小息時同學所玩的社交遊戲,潮流話題等。
第二類情況,重點是增強小朋友更有效地運用合適的情緒管理技巧,並增加對挫折的忍受力。
總括而言,要長遠及有效地改善自閉症小朋友自言自語的情況,不能只倚重身邊人當刻的提醒及阻止,更重要是加強小朋友獨立處理自己空閑時間及管理情緒的能力,應鼓勵其發展更多不同的興趣及活動。這是一個學習過程,雖然可能比較漫長,只要堅持,是可持續減少自言自語的情況的,希望資訊可以幫助到大家。
資訊由Autism Partnership提供
Autism Partnership (AP)於1994年在美國成立,是全球最具規模為自閉症患者提供『應用行為分析』(ABA) 治療的專業機構。AP是由多位專業臨床心理學家、應用行為分析治療顧問及治療師管理,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一對一治療、行為干預小組訓練及海外諮詢服務。
預約一小時的免費家長諮詢
如果家長擔心孩子的發展,希望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或想進一步了解AP的課程服務,歡迎與我們預約一小時的免費家長諮詢。AP的治療顧問會與家庭會面,以識別孩子的強項及弱項,亦會就孩子的教育和治療課程(如有需要)的優先次序提供臨床建議,及提供有關自閉症的一般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