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部分,我們將討論如何幫助當被同伴搶走玩具時,態度表現得過分強硬和極端的孩子,他們可能會把玩具搶過來,對同伴作出攻擊性行為等等。孩子表現出這些行為可能是因為先前的經驗,通常「搶過來」對於獲得他們心儀的物件非常有效。此外,當出現不合他們心意的事情時,他們很容易感到沮喪,他們愈是沮喪,就愈難以表達自己或使用適當的方式獲取自己想要的物件。因此,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當孩子出現搶奪的行為時,不要讓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即使這麼做或會導致他們出現更嚴重的行為問題,但是父母當下態度要堅定。但是,就長期而言,更重要的是父母需要有積極處理的方法,預先教孩子在遭遇挫折時要如何處理,例如,教他們透過給出建議,以適當的方式有效地拿回物件,而不是去搶奪。
(有關提高受挫能力的課程及教學請參閱APSPARKS網上資源平台上的教學文章:如何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以下簡單的練習有助於孩子練習給出建議的技巧。
1) 「我們輪流吧,我先」
A) 示範說明
先由父母假扮孩子,然後示範目標語句。
B) 角色扮演
鼓勵孩子在角色扮演中練習,並使用目標語句。
C) 給予反饋
給予反饋及獎勵。讓孩子體驗使用目標語句帶來的好處。
D) 真實情景
當孩子能夠在角色扮演中更加流暢地使用目標語句後,讓他在真實情景中練習,並給予相應的反饋和獎勵。
注意事項:
*孩子可能需要單獨練習輪候技巧
*剛開始練習時,選用並非孩子十分喜愛的玩具,這有助於他們成功掌握目標語言。之後可以通過使用他們非常喜愛的玩具來逐漸增加難度
2) 「你玩這個怎麼樣?」,同時拿另一個玩具給對方
A) 示範說明
先由父母假扮孩子,然後示範目標語句和給出物品的目標行為 。
B) 角色扮演
鼓勵孩子在角色扮演中練習,並使用目標語句和目標行為。
C) 給予反饋
給予反饋及獎勵。讓孩子體驗使用目標語句和目標行為帶來的好處。
D) 真實情景
孩子能夠在角色扮演中更加流暢地使用目標語句和展示目標行為後,讓他在真實情景中練習,並給予相應的反饋和獎勵。
注意事項:
*剛開始練習時,將另一件玩具放在非常近的位置,然後逐漸移向較遠的位置
*在單獨的練習中,孩子可能需要先學會通過面部表情、特徵、年齡段等來了解同伴的喜好。漸漸地,孩子會知道選用對方很可能會接受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