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長通常都很著急,希望把孩子送到主流學校上課,和其他小孩一樣享受校園生活,但他們卻很多時會忽略孩子是否準備好應付學校急促的課程。他們普遍都以抱著一個「慢慢自然就會適應」的心態,還不行的話,就聘用影子老師或陪讀來幫忙。但大家一定要清楚了解這究竟是怎樣的幫忙,否則,孩子不但未能追趕課程的要求,嚴重的更會令孩子的行為問題增加,學習動機減退!
以下是一系列有效的影子老師支援計劃指引,以供各位參考:
1. 能清晰和具體地列出學生的短期和長期學習目標
(例如:學生可以獨立地跟著全班同學一起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獨立地完成進入課室後的常規,包括:把書包掛在椅背上,然後拿出功課文件袋放在桌上準備交功課等)。

2. 能有系統地把學習目標逐步拆細,然後好好計劃如何把這些訓練階段連繫起來,以達到長期目標
(例如: 長期目標為每當老師叫大家朗讀時,學生都可以獨立地跟著朗讀)。那麼,我們的短期目標可以是如下:
階段一: 影子老師坐在學生後面,每當老師叫全班朗讀時,影子老師馬上為學生提供一些肢體協助(例:指著旁邊的同學,提醒學生要跟著做)。

階段二: 影子老師站在課室裡的一邊,但學生仍然能看到她;每當老師叫全班朗讀時,學生能獨立地跟著做(即:已不需再倚靠在之前階段的大量協助),影子老師可向學生微笑,舉起大拇指,以示鼓勵。

- 階段三: 於開始此階段前,和學校老師先作溝通。影子老師站在教室外監督學生有否做到我們的要求(即:跟著全班同學一起朗讀),然後,影子老師可以以手勢告訴學校老師學生剛才的表現,讓老師表揚及為學生提供獎勵/讓老師提醒學生。
3. 每星期分析數據和紀錄,以評估訓練/治療階段的成效。
假如:學生大部分的表現都能達到我們的短期階段目標,我們可以有系統地開始進階的階段;相反,數據顯示出學生一星期的表現都未能穩定地達到我們的短期階段目標,我們就要去了解原因,例如:紀錄數據方法是否錯誤?學生這星期是否生病了?影子老師有否正確地施行程序?我們是否有需要再加以培訓老師,讓她有足夠的教學技巧來正確地施行程序?此行為的短期階段目標對學生來說是否太困難?如果是的話,我們就要把此階段再加以拆細。

4. 定期監督和培訓假如影子老師沒有相關教授患有自閉症學生的經驗,定期的監督和培訓是必須的。這才能更有效和迅速地使學生掌握技巧。
5. 學生的治療團隊和學校、家長擁有一個良好的溝通系統和關係,以便各單位互相合作和配合,以支持學生繼續進步,慢慢能在不需密集的影子老師輔助下,在主流學校裡獨立和快樂地學習。

家長們,謹記,當您決定是否要為孩子聘用影子老師時,您應要考慮你的個案能否達到以上條件。然後,您要跟相關治療單位好好討論支援服務是否有一個清晰的長期目標,並且有計劃週詳的短期階段來有系統地幫助孩子達到學習需要。否則,隨便聘用一個影子老師就如聘請陪讀書僮一樣,孩子並沒有學到甚麼,過程途勞無功。而且,我們可能只執著於把孩子送到學校,卻白白浪費了本來可以用來訓練他語言、認知技巧等的時間和資源。